在达成一致的具体领域方面,跟此前特朗普会见刘鹤时提出的主张,完全一致。
此前特朗普在会见刘鹤时说:
美中应重点在能源、制造业领域加强贸易投资合作,扩大农产品贸易和市场准入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,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际利益。
联合声明涉及的具体内容,完全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。
声明的具体内容逐条解读如下:
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,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。
按照此条内容,中国将会更多地从美国进口能源,可能会包括石油。具体的交易细节,美国还会派人来北京谈判。除此之外,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,也成了确定的事实,此前商务部取消对美国高粱的“双反调查”已经释放了信号。这对本土的相关农业部门,可能形成竞争性冲击。
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,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。
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,同意加强合作。中方将推进包括《专利法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。
制造业和服务贸易领域,目前谈判还没有达成具体的实际成果,但双方同意要创造条件以扩大相关领域的贸易。
这里的含义非常丰富,比如中方一直希望美方减少对中国高科技产品/技术出口的限制,但美方认为中方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,因此双方在声明里也提到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共识。中方明确将修订《专利法》,这某种意义上,也将对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,起到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。
此外,美国要求的扩大服务贸易,比如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开放,这会涉及到中方国家安全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中方接下来可能会有条件有限制地开放部分服务贸易,而这些条件和限制会是什么,需要中方接下来去设计和落实。
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,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。
这一句也没有实质内容。中方在谈判前已经做出了更加开放的姿态,包括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等。美国方面,此后中方企业赴美投资,特别是涉及到高新技术的一些领域,美方可能会有所放松(这一直是中方的主张)。但具体细节并不明确。
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,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。
这说明贸易谈判并没有完全画上句号,仍然存在很多领域的问题需要共同努力,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只达成了原则性共识,并没有像能源和农产品一样达成实质成果的领域,还需要继续沟通。